洗手消毒设施 车间入口处要设置有与净化车间内人员数量相适应的洗手消毒设施,洗手龙头所需配置的数量,配置比例应该为每 10 人1 个,200 人以上每增加20人增设1个。洗手龙头必须为非手动开关,洗手处须有皂液器,并有热水供应,出水为温水。 盛放手消毒液的容器,在数量上也要与使用人数相适应,并合理放置,以方便使用。干手用具必须是不会导致交叉污染的物品,如一次性纸巾,消毒毛巾等。 在净化车间内适当的位置,应安装足够数量的洗手,消毒设施和配备 相应的干手用品,以便工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定时洗手,消毒,或在弄脏手后能及时和方便地洗手。 从洗手处排出的水不能直接流淌在地面上,要经过水封导入排水管。
卫生间 为了便于生产卫生管理,与净化车间相连的卫生间,不应设在加工作业区内,可以设在更衣区内。卫生间的门窗不能直接开向加工作业区,卫生间的墙面,地面和门窗应该用浅色,易清洗消毒,耐腐蚀,不渗水的材料建造,并配有冲水,洗手消毒设施,窗口有防虫蝇装置。
净化车间之作用在于控制产品(如硅芯片等)所接触的大气的洁净度以及温湿度,使产品能在一个良好之环境空间中生产、制造,此空间我们称之为净化车间。按照国际惯例,无尘净化级别主要是根据每立方米空气中粒子直径大于划分标准的粒子数量来规定。也就是说所谓无尘并非100%没有一点灰尘,而是控制在一个非常微量的单位上。当然这个标准中符合灰尘标准的颗粒相对于我们常见的灰尘已经是小的微乎其微,但是对于光学构造而言,哪怕是一点点的灰尘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光学构造产品的生产上,净化车间无尘是必然的要求。
每立方米将小于0.3微米粒径的微尘数量控制在3500个以下,就达到了国际无尘标准级。目前应用在芯片级生产加工的无尘标准对于灰尘的要求高,这样的高标主要被应用在一些等级较高芯片生产上。5μm及以下的微尘数量被严格控制在每立方米1000个以内,这也就是业内俗称的1K级别。
洁净室工程施工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量后,再遵守相关的标准、规范,按具体详细的施工图纸制定施工计划,整个净化工程施工流程循序渐进地有效执行下去,以确保洁净车间建设质量能符合要求,达到预期的效果。
洁净室工程施工流程:放线测量→洁净室工程地面凿平处理→通风管道安装→洁净室工程围护结构安装→洁净室工程天花安装→洁净室工程PVC地板施工→仪器设备安装→通风设备及风口安装→设备调试→全系统测试